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创新与战略重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国有企业改革: 制度创新与战略重组 ——全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讨会观点综述 张少鹿 ( 西南财经大学)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讨论所、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经贸委、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经济讨论》编辑部共同发起的”全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讨会”于 1996 年 10 月 23 日至 25 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 80 多名专家、 学者和一些企业家、 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在今年 5 月《经济讨论》征文的基础上, 就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化的讨论。 一、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国有企业困难日增, 亏损面和亏损额逐年上升, 停工停产面日益扩大, 固然有其外在的环境原因, 但也十分明显地暴露了企业改革滞后造成的内在活力不足的根本性缺陷。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改革使市场活跃了, 竞争增强了, 同时也暴露出了国有企业缘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重工业为主转向了轻工业的迅速进展, 国有企业的市场依赖性增强了; 经济增长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国有企业对新增产值的贡献只占了 1/4。这些方面的情况表明, 形势的进展已经把原有企业体制推向了尽头, 体制危机已经突出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当前, 假如仅从面上看, 似乎宏观形势不错, 或者说宏观形势与国有企业状况不相适应。可是, 假如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面临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严峻形势, 考虑到支撑宏观形势的微观基础, 不少代表认为, 我们的整个经济运行隐藏着很大的危机, 远远不能对宏观形势盲目乐观。渐进性改革的道路是从边缘向中心推动, 先易后难, 改革能让大家得到实惠的都改了, 而难度大、 风险大, 可能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问题逐渐积累了起来。传统体制与改革方向的冲突日益尖锐, 改革的阻力、 不满不可避开地增大了, 党风、 社会风气的一些不良现象又造成了对改革的扭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一个不容拖延的攻坚阶段, 一个必须逾越的”门槛”。出路就在于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 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和整体的推动。对于近两年来开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有不尽相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 试点是卓有成效的, 这种成效主要不在于搞活了多少个试点企业, 而在于经过试点基本摸清了国有企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