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编辑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饮食护理1ppt编辑常见疾病•一、急性胃炎•二、慢性胃炎•三、消化性溃疡•四、肝硬化•五、上消化道出血•六、溃疡性结肠炎•七、结肠息肉•八、急性胰腺炎•九、内镜下胃肠息肉•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一、胆囊炎2ppt编辑一、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饮食护理1、急性大出血、上腹疼痛、呕吐者暂禁食,症状缓解后进冷流质或无渣半流质,少量出血或出血停止后进食米汤中和胃酸,利于黏膜修复。2、停止一切刺激胃的饮食或药物,避免接触引起恶心、呕吐的气味,注意个人卫生习惯。3、建立良好饮食习惯,与病人商定行之有效的戒酒计划。3ppt编辑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护理1、胃酸过多者,进食面包、碱性馒头、豆浆、淀粉、牛奶等。2、贫血者食动物肝、肾、蛋类、茄子、西红柿等新鲜蔬菜。3、避免生、冷、过热、过酸及浓烈香辛的食物;少食腌制、不新鲜和烟熏食物;避免食用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易产气食物。4、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少食多餐,食物宜软且易消化,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5、戒酒、烟,避免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4ppt编辑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饮食护理1、营养均衡,给予高营养、高热量、低糖、低脂肪、易消化清淡饮食。2、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宜过饱;鼓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宜采取煮、蒸、炖、烩等烹调方法;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烟酒。5ppt编辑四、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饮食护理一般主张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格禁酒。1、肝硬化晚期给予适量蛋白质和热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补充维生素;少量多餐,营养均衡。2、肝功显著损害,血氨偏高及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病情好转后逐步恢复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制品。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宜食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6ppt编辑五、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饮食护理1、休克状态、急性大量出血、伴明显恶心、呕吐时应禁食,确认已止血或无持续性出血、无呕吐时,可摄取流质。2、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2—3天后,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限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流质,避免硬或带刺食物。3、消化性溃疡出血停止12—24小时可进流质。4、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或仅有黑粪,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给予清淡无刺激性冷流质,出血停止后给予半流质,逐渐改为易消化、富营养、粗纤维少的软食,再过渡至正常饮食。少食多餐,不食生拌菜及刺激性食物,包括酒、咖啡、浓茶及过甜、过酸饮料。7ppt编辑六、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饮食护理1、指导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的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为宜。2、少量多餐,忌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减轻黏膜炎症,防止肠出血等并发症。3、病情严重者禁食,给予静脉高营养。4、观察进食情况,测体重,观察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变化,了解营养改善状况。8ppt编辑七、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指发生在结肠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并无组织学含义。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不会危及生命。•饮食护理1、忌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油炸、生冷、高脂肪高热量食物。3、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