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要求,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在地级市和县级区域内,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急救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创伤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结合***人民医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急、重度创伤是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病情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我院现有基础上,整合全院相关急救资源,通过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规范创伤急救安全流程,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二、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及相关要求(一)创伤中心标识与指引设置要求(科教科负责)1. 在医院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入口和医院内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置醒目指引标志2引导患者快速到达急诊的创伤急救中心。2. 医院分诊、挂号、诊室、收费、影像、抽血、检验、药房等各窗口处设置急诊、创伤患者优先标识。3. 在急诊科设置创伤患者进入救治绿色通道的明显标识。4. 设立健康教育板报,以宣传栏、知识角、电子屏等方式宣传创伤救治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各种创伤防治的认识和健康素养。(二)创伤急救中心人员和相关技术开展要求(医务部牵头)1. 急诊科: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加强进行创伤急救的院前急救处置知识培训,具有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资质的人员,能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紧急气道管理、骨折固定与运输、开放伤口处置和止血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创伤专科救治团队。2. 外科团队:具有 24 小时实施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外科手术并有资质的专业人员。3•急救辅助科室:ICU、麻醉科、影像介入科、超声影像科、心电图室、检验科。严格落实急诊多学科会诊制度院内会诊时间在 10 分钟之内到达现场,急救会诊在 5 分钟之内到达现场。34. 创伤急救中心团队应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脾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内固定、截肢术等三级以上手术能力。5、建议加快血管介入专科的成立,可同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