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宋朝的政治制度样本

宋朝的政治制度样本_第1页
1/12
宋朝的政治制度样本_第2页
2/12
宋朝的政治制度样本_第3页
3/1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节 中央决策体制一 中央 决策 机构1 皇帝坐殿视朝听政 最高决策机构2 宰执在二府议政和理政次高决策机构, 改制前: 宰相和参知政事在中书门下( 政事堂) , 枢密使在枢密院办公。平常百官有公事”巡白”改制后: 三省合班奏事, 以尚书令厅为都堂, 后来三省长官和枢密院长官进行会议也赴都堂3 朝廷官员集议( 优点: 集思广益。缺点: 皇帝先定基调参加者找依据) 次高决策机构改制前: 判都省官主席, 御史监议, 左右丞执卷展读。改制后: 下诏侍从、 两省官员每天都堂集议一次, 台谏官视情参加集议。4 制置三司条例司、 国用司、 讲议司、 机速房等机构的设置 临时决策机构为适应某一时期政治或经济需要, 进行改革, 筹集经费, 加强对外战争的指挥等, 集中了其它机构的权力, 成为统治高层决策性机构。二 决策的依据和信息传递渠道1 二府( 或三省和枢密院) 分班或合班奏事皇帝决策主要依据2 臣僚章奏准许各司长官各路州长官直接奏呈皇帝或奏申朝廷或只申中书门下或枢密院, 对有些官员还有定期奏事的规定。3 臣僚上殿奏事规定了官员上殿奏事的资格, 包括官阶高低、 差遣的重要 程度。4 大臣留身奏事5 台谏官的”本职公事”6 监司和帅司的奏报7 经筵官的议论三 中央决策的运行机制最高决策层即皇帝的独裁机制, 次高决策层即二府长官和在朝官员的竞争机制, 以及外朝对内廷、 大臣对皇帝、 监察系统对大臣的监督机制。1 内廷与外朝2 朝议与廷争 实行竞争机制, 以激励官员畅所欲言, 从而为朝廷提供最佳决策方案, 藉以选拔合格的宰辅官员。3 执奏与封驳 宋朝决策机构作出决策后, 要求台谏官进行监督, 并要求封驳机构进行复审, 还允许各级执行机构和官员对中央不正确和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决策进行抵制, 称为”执奏”或”奏禀”4 最终裁决权 皇帝有最终裁决权第二节 中央行政体制一 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以及元丰改制后的三省长官, 即正副宰相和枢密院的正副长官, 是宰相和执政官, 统称”宰执”或”宰辅”。三司曾是最高财政机构, 但宰辅中不包括号称计相的三司使。宰辅的职位, 决定它们在中央政治体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1 中书门下与元丰改制、 三省合一后的宰辅体制( 5 次变革) 2 枢密院 下属机构: 兵、 吏、 户、 礼四房。职权: 枢密使和知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政; 凡边防、 军队的日常事务与中书门下( 北宋前期) 或三省( 北宋后期至南宋)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宋朝的政治制度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