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1页
1/14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2页
2/14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3页
3/14
一、名词解释 (7 题考 4 题)1、七月诗派 :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 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注重对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在艺术上, 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雕琢修辞。 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代表作: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2、白马湖作家群 : 20 年代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汇聚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时期形成:“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之中发掘生活哲理、追求高原意境,严谨而有韵致” 的散文风格, 其中最杰出的是夏丏尊的 《白马湖之冬》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 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 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毛泽东于与延安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以“为什么”和“怎么为”为全篇中心思想, 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使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根本上为文艺指明方向。 )4、九叶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 《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