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 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6 1.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多倍体形成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一致3.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 ()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D.生物 间杂交引起的变异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 A 的频率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 a的频率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a 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 1970 年,该种群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科网] 6.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有 2 000 个,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有 2 000 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 6 000 个。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A 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 )后的频率分别是 () A. 0.2 和 0.3 B.0.3 和 0.5 C.0.2 和 0.5 D. 0.3 和 0.3 7.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 人,在进行红绿色盲普查时,发现女性中有10 人患色盲,男性患者有22 人。 12 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 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请问,这个社区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A. 6﹪B.7.5﹪C.约 5.6﹪D.约 8.1﹪8.已知 A、a 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 个不同的种群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 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 和 2 600 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种群①在第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