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建设工程的时机研究案例背景2005 年新春伊始, DD开发区接待了一位来自于美国的美籍华人郎先生。该人对信息产业比拟熟悉。 他此次中国之行的使命是帮助美国普林公司寻找生产芯片的合作伙伴或者为该公司物色可以落脚生根的地方从而进行大规模芯片生产。DD开发区近年来大型工业生产工程较少,正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郎先生的到来,使开发区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为之一振。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该工程的调查研究工作,希望此工程能成为DD开发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二.芯片国内外的开展形势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国的芯片产业可谓“已入佳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微电子研究所所长,身兼中芯国际董事长的王阳元乐观地预测:“2000 年以前中国的芯片属于准备阶段,现在开始崛起了〞 “我国的芯片业无论人气、 财气均直线上升,即使在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历史上最悲壮的2001 年〔这一年全球芯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锐减了30%〕,中国集成电路依然增长了8%〞。国家“863”集成电路设计专家严晓浪认为,随着“中国大制造〞的迅猛开展以及国内外消费结构的升级, 中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出口方面, 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供给全球的PC、彩电、 DVD、等数码产品都需要安装芯片;内需方面,信息家电、移动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工控、仿真、医疗仪器等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也会极大地刺激嵌入式系统的市场。他出示了一份 IDC的预测:未来 4~5 年,仅中国大陆信息家电的市场就会增长5~10 倍,年需嵌入式芯片超过100亿元。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的调查称:到2021 年,中国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一路下滑的情况下,中国集成电路产值2001 年实现了8%的增长,2002 年的统计是增长 20%。中国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徐小田预测:在未来 10~20 年时间里,中国芯片市场的增长率将高于全球市场的两倍。2001 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需求量接近300 亿块,170 多亿美元,占当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约 1400 亿美元〕的 10%强。到 2005 年,我国集成电路的需求量将在365 亿块左右。投资的密度也将逐年上升,到2021 年将有 200 亿元的投入。随着英特尔、 台积电以及欧洲的商亿恒等一大批芯片厂商的进入,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都看好中国的芯片市场。普遍认为: 在中国大陆, 外商能比在中国台湾作得更好,而目前,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占到了全球的20%。中国国内芯片生产厂规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