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例三: 柏林国会大厦建筑概况: 建筑名称: 柏林国会大厦建筑师: 诺曼·福斯特时间: 始建于 1984 年 1999 年重建地点: 德国柏林简介: 桕林国会大厦始建于 1984 年, 原名帝国大厦。1999 年福斯特设计的国会大厦重建工程完工, 标志着国会大厦一个真正的重生。柏林国会大厦是一项改建工程, 它的前身是具有 100 多年历史的帝国大厦。两德统一后的 1992年, 德国决定将国会大厦作为德意志联邦议会的新地址, 并为此进行了设计竞赛, 世界著名建筑师福斯特及其设计事务所在全球 800 多名建筑师中脱颖而出。福斯特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她为国会大厦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改建目标: 要将国会大厦改建成一座低能耗、 无污染、 能吸纳自然清风阳光的典型环保型建筑。自然光利用诺曼·福斯特的柏林国会大厦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 塑造出一种神圣、 脱俗的室内空间氛围, 在建筑用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计算机技术的进展和新技术的进步, 对建筑照明中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自然光线的引入, 除了能够制造空间氛围外, 还能够满足室内的照明, 这样就能够减少人工照明。依靠自然光能够节约能源, 而且能够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感。在国会大厦设计中, 自然采光、 逼风、 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系统的广泛使用, 不但使新大厦的能耗和运转费用降到了最低, 而且还能作为地区的发电装置向邻近建筑物供电。被视为柏林新象征的玻璃穹顶不但有助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采光, 还是电能和热能的主要来源, 以及自然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生态技术的使用,还使整个大厦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 94%。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工程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光源, 建成后的议会人厅与一般观众厅并不相同, 它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利用了光的反射, 经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将水平光反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议会大厅两侧的内天井设计也能够达到补充自然光线的效果, 从而基本满足了议会大厅内的照明需要, 大大缩减了平常人工照明设备的使用。穹顶内的遮光板能够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 以防止热辐射并避开眩光。沿着导轨缓缓移动的遮光板和倒锥形反射体, 都有着极强的雕塑感, 因此不少人把倒锥体称做”光雕”或”镜面喷泉”。日落之后, 穹顶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 室内光线向外放射使玻璃穹顶成了夜空中绚丽多姿的发光体, 有如一座灯塔成为柏林市独特的景观。通风大厦的自然通风系统设计十分巧妙。议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