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8 页 大课间活动方案 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 生命-和谐 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决定从这学期开始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 程 的教育。 2.科 学性原则。遵 循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 律 。我 校从实际 出 发,采用大课间与 短 课时相 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 排 大课间的课程 计 划 和内容。 第 2 页 共 28 页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特点,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四、活动内容: 1.集体跑步热身 2.课间操: 时代在召唤;眼保操 3.体育专项活动(篮球、羽毛球等) 4.趣味健身活动 5.若遇阴雨天改为室内操或体育专项活动录象观摩 五、活动保障: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 09:25 09:50, 2+1 活动为每天下午 15:20 15:50,眼保操10:45 10:50 、13:40 13:4 5,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导护老师的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活动评比制等制度。 3.人员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 ,指导者 ,又 是学生的保护者 ,同 时自 己 也 是活动者 ,这既体现国 家 所 提 倡 的全面 健身,又 能 融洽 师生关 系 ,有利于构 建新型的和谐 、平 等的师生关 系 。 第 3 页 共 28 页 4.安全保障。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