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技术 (一) 影响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药效的相关因素 1. 气候条件 : 大豆田苗后除草都是采用茎叶处理方式,一般土壤条件对药效影响不大,但施药时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对药效影响却非常大。 (1)温度:施药时温度过高一是杂草气孔关闭,影响对药剂的吸收,另外药剂挥发快,造成有效成份的损失,从而影响药效;二是大豆对触杀型除草剂如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克阔乐、乙羧氟草醚等吸收、传导快,易产生药害。施药时温度过低,大豆对内吸性除草剂如普施特等降解能力差,也容易产生药害。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适宜的温度是1 5 -2 5 ℃,低于 1 3 ℃,高于 2 8 ℃禁止施药。 (2)空气相对湿度: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多数杂草蜡质层加厚,同时气孔关闭,影响药剂进入植物体,从而降低除草效果。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6 5 %就会影响药效。 (3)风速:风速过大会造成雾滴飘移、喷雾不匀,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喷药时要求风速在每秒 4 米以下。 黑龙江省旱田使用苗后茎叶处理剂一般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中旬,这期间上午 1 0 时至下午 3 时一般温、湿度条件都不符合施药要求,应在下午 3 时之后至上午 1 0 时之前喷药,晚间喷药最适宜。遇高温干旱年份,即使在晚间也很难满足施药条件,可在喷洒除草剂时加入植物油型助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有以下作用: ①增加药液粘度,使雾滴直径增加,减少雾滴飘移和挥发,提高药剂利用率。 ②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加叶面对药液的粘着量。 ③增加雾滴在叶表面的扩展面积,增强渗透性,促进叶片对药剂的吸收,同时加助剂还可使药液耐雨水冲刷 。 黑龙江省多数农户没有注意到温、湿度及风速对药效及作物安全性的影响,往往在不符合施药的气象条件下施药,而且没有加入助剂,导致药效不好或造成药害。 2. 喷雾器械及喷雾技术 : 苗后茎叶处理对喷雾器械及喷药作业要求更高,一般要求喷雾器气室内气压要达 3 -5 个大气压,必须用扇形喷嘴,用1 0 0 筛目滤网,每个喷嘴每分钟喷液量控制在 0 .4 -0 .8 升,雾滴直径2 5 0 -3 0 0 微米,每公顷喷液量控制在 1 5 0 升即可,茎叶处理加水量过多会使药剂大量滚落到土壤中造成浪费且会降低杀草效果。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时必须匀速前进,顺垄前行,不可横向来回扫喷,否则易出药害或降低药效。拖拉机喷药时行驶速度应控制在 6 -8 公里/小时,喷杆距地面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