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调研报告 2012 年 02 月 06 日 来源:城市中国网 黄跃 天津市自2005 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新模式。目前,这项探索已初具规模。为总结天津市建设小城镇的有益经验,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近日赴天津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汇报如下。 截至2010 年 11 月底,天津市先后共建设了四批宅基地换房示范区,累计使用挂钩周转指标52075 亩, 涉及全市范围内61.5 万农村人口。表1 显示了各批示范区的大致情况: 表 1:天津市宅基地换房各批示范区统计 批次 挂钩周转指标 指标下达时间 涉及乡镇和行政村 农村人口 目前状况 第一批[1] (5 个示范区) 12405 亩 2006.4 3 镇 42 村 8.6 万人 农户全部入住 完成复垦 第二批[2] (12 个示范区) 9075 亩 2008.6 9 镇 80 村 11 万人 农户全部入住 正在复垦 第三批[3] (12 个示范区) 19995 亩 2009.7 11 镇 132 村 22 万人 新居正在建设 四批[4] (9 个示范区) 10600 亩 2010.8 9 镇 98 村 19.9 万人 前期规划编制 [1]包括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 [2]包括西青区张家窝镇,北辰区双街镇,津南区八里台镇、葛沽镇。 [3]包括东丽区金钟镇、军粮城镇,津南区北闸口镇、辛庄镇等。 [4]包括大港区中塘镇、小王庄镇,东丽区新立街,西青区中北镇、王稳庄镇、精武镇,武清区东蒲洼镇,宝坻区高家庄镇、静海县大邱庄镇。 目前,前两批17 个示范区已基本建设完成,19.6 万个农民已经住进了漂亮的小城镇。 一、主要做法 天津市的宅基地换房,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农民集中居住和新型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多数示范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后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用于新建小城镇内的工商业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以下是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的主要做法: 1, 尊重农民意愿,尽可能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天津市在确定示范镇之前,要求所有申请试点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只有拥护率超过95%,且村民自愿签订整理宅基地的法律协议后才能正式获得试点批准,由此较为充分地尊重了农民的意愿。此外,各示范镇在实际操作中也尽可能地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比如天津市静海县子牙新镇,仅就“享受宅基地换房人员资格的认定”这 一条,负责具体操作的相关部门就在征求村民和村委会意见的基础上来来回回修改20 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