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在中外教育史上,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方面是一位集大成者。在幼儿教育方面同样是贡献卓著,影响深远。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母育学校》一书中。以泛智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论为指导,他专门而详细地论述了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 (一)幼儿的价值 在《母育学校》一书中,夸美纽斯指出,儿童是无价之宝,是“上帝的种子”,在上帝的眼中他们具有不能估计的价值,他们是清白无罪的。“不仅如此,上帝还警告那些要欺侮儿童的人,哪怕是是最小限度,命令这种人尊敬他们向尊敬他一样并且用严厉的惩罚谴责任何人对儿童中最小的一个冒犯。”在他看来,儿童比 金 银 、珍 宝还要珍贵 。儿童“是上帝生 气 勃 勃 的形象 ”,“是上帝指定 给 父 母的独 特 财 产 ”,永 远在上帝的保 护 之下。他还把 儿童比 作一面镜 子,“人们可 以从 中注 视 谦 虚 、有礼 、亲 切 、和谐 及 其 他基 督 徒 的品 质 ”。 由 此可 以看出,夸美纽斯充 分 认 识 到 了幼儿的价值,他对儿童的认 识 完 全 不同于 传 统 的“原罪论”认 识 下的儿童观 。尽 管 带 有一定 的宗 教色 彩 ,那也 正 说 明 他对儿童的无比 的尊重 与 热 爱 ,无疑 具有进 步意 义。 (二 )学前教育的重 要性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立 足 于 其 对学前教育的重 要性的深刻认 识 。他指出,“不付 出勤 勉 的劳 动 而能把 儿童教养 成人,那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人虽生而具有虔信、德行和智慧的种子在身上,父母如果不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虔信、德行和智慧就不能自发地为人所具有。然而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力不从心、家务所累,认为子女教育无关紧要。这就有了学校,然而学校也早成了“折磨人的场所”,老师们力不胜任,行为恶劣、懒惰、卑鄙下流对于优良的方法一无所知。“但是上帝却为我们这一代保留着良好的教育方法。” 上帝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父母,为了崇高的目的,父母都要承担起对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在虔信、德行和智慧方面获得进步,成为一个忠实的、能够智慧地管理自己各种事务的有才能的人。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指导下,夸美纽斯借用自然界生物 生长 的例 子,论 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