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女性犯罪心理学资料

女性犯罪心理学资料_第1页
1/13
女性犯罪心理学资料_第2页
2/13
女性犯罪心理学资料_第3页
3/13
女性犯罪现状调查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从 2004年至 2005年沙坪坝区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统计来看,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当前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将在分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女性犯罪的措施与对策,目的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帮助女性,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类型多样化。随着女性涉及的社会领域愈来愈广泛,女性犯罪也随之延伸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两年来,本院审理的各类女性犯罪的罪名多达19种,集中表现为侵犯财产、涉黄、职务犯罪、毒品、暴力等五大类。其中侵犯财产案件主要包括盗窃、抢劫、诈骗、职务侵占、敲诈勒索;涉黄案件主要包括组织卖淫、强迫卖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职务犯罪案件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暴力案件主要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二)犯罪主体年轻化。2004年至 2005年共判处110余名女性罪犯中,50岁以上的仅有7人,年龄在 30岁以下的有47人,占 43%;30岁—40岁的有28人,占 26%;两项合计共占 71%。其中少年刑事审判庭审判的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因与他人合伙抢劫被判刑。 (三)外来打工的女性侵犯财产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人口流动越来越大。一些农村女性进入城市,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且受自身文化水平所限,要么因为找不到工作或无固定的工作,一旦身上的钱没有了,便产生犯罪的邪念,把周围的同伴或者老乡作为犯罪的对象进行侵害;要么因为进城后,思想发生变化,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而是采取非法手段获取。 (四)非暴力犯罪增多。女性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大多采用秘密窃取、诈骗、介绍容留卖淫、伪造公文、印章、证件等非暴力手段。 (五)与他人结伙共同犯罪的案件多。女性由于生理、心理素质及自身体力条件等因素,为了在精神上相互安慰、依赖,减少恐惧心理,寻求强势暴力作为后盾,往往倾向结伙作案、共同犯罪。这一点在涉及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中表现尤为明显。如罪犯张某某,伙同几名男同乡,以色情引诱嫖客至租赁房,然后抢劫嫖客财物。 (六)激情犯罪。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从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女性犯罪心理学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