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一、写作前的调查资料整理分析 (一)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就是依据社会调查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的原始材料进行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运用各种调查方法所取得的资料一般都是零碎的、不集中的、不系统的。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很难发现资料中所包含的规律性的东西,也难以对总体对象进行推断。因此,对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明确化、条理化是扩分必要的。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 审核原始资料,检查鉴别材料真伪。 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对原始调查资料的审查和核实。其工作是看是否存在虚假现象,看是否存在差错,重点检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首先检查社会调查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如果是调查问卷,则鉴别是否为有效问卷,剔除废卷。鉴别是否为有效问卷的主要方法是看:问卷是否按要求全面作答,个人基本信息是否完备,回答是否前后逻辑一致,回答不全、个人基本信息不完备、前后不一致的问卷,都不能作为有效问卷。统计出问卷回收率,有效问卷率。 2.对材料进行分组、分类。 如果是文字资料,则进行分类;如果是数字资料,则进行分组。不论是分类或分组,都要遵循互斥和完备的原则。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3.汇总和显示资料。 首先,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经过分类分组的资料进行汇总,计算各类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计算各组指标和综合指标。汇总时,既要完整和系统,又要简明和集中。其次,显示资料整理结果。文字资料的整理结果一般用汇编的形式来显示,即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以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另外,还要对文字资料进行初步加工。数字资料的整理结果一般用统计图表、数表来显示。 (二)分析调查资料 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 2 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