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电解的原理教学设计刘春丽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一一《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以上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电解原理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层次,通过电解原理的学习,学生要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同时这部分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经常考查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的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查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宽,有一定的综合度,但难度不大。【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② 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③ 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 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及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教学通过动画模拟、以旧带新、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学法】利用问题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2/73/7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发现钾、钠、钙、锶、钡、等元素的资料】认真观看,仔细思考,小声议论,分析现象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化学与生产的关系【复习回顾】已知:ImolNa 在氯气中燃烧放出 411.15kJ 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钠,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电能),即电解。列举你学过的一个电解反应。【过渡】如何实现 NaCl-Na+Cl2的转化?新知导学:【自主学习部分】一、电解原理(以电解氯化钠为例)实验:用惰性(石墨)电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见课本 11 页图 1—2—2)观看视频想一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