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第三章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二.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3. 设计和完成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简单实验。重点: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3.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生活中的问题。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三. 具体内容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 我们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 D? D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这么多物质是怎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些性质千差万别,有些物质性质却很相似呢?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呢?这些问题都与物质的构成有关。1. 物质是什么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什么主要特征(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3. 探究性实验(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提出问题实验现象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是否可以再分在研钵中用杵研碎高锰酸钾小颗粒高锰酸钾的小颗粒已呈粉末状的细小颗粒高锰酸钾的微粒可以再分已呈粉末状的细小高锰酸钾颗粒是否还可以再分取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一颗,放入10mL水中,振荡试管中的液体全部变为红色一颗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在水中被分散成更小的颗粒在水中分散的更小的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将试管中变成红色的液体倒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溶液变为浅紫红色说明高锰酸钾的微粒仍然存在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可以再分;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2)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现象结论向蒸镏水中滴加酚酞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浓氨水,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氨水的微粒扩散到整个烧杯中,使其中的液体变红过一会儿,装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氨水中的微粒扩散到装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中,使其中的液体变为红色以上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3)探究微粒之间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