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小组为了使患者成为临床医疗、 护理和社会医疗保障工作的中心,得到高质量和舒适的服务, 提倡建立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即在无痛的条件下从事各种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按需按压镇痛泵的启动键, 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设定量的镇痛药物, 使患者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弥补了以前单一的镇痛方法和忽视每个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并解决了以往难以维持镇痛药的血药浓度稳定等问题。 但由于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镇痛方式不全面,镇痛期间观察指导不足,使患者对PCA的认识不到位,自身对镇痛泵的使用不当,出现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疼痛管理小组( acutepainservice,APS)是通过团队运作,对急性疼痛,尤其是对手术后患者、 产妇或其他急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治疗进行管理使手术后疼痛的患者得到统一和高效以及全程的有效管理。实施以护士为基础、 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该模式基于以下观点: 术后疼痛管理是需要多学科的互相协作,包括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临床药师、护士的共同努力,其中护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管理模式: 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由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参与的疼痛管理模式(NBAS-APS)。二.试点科室 :普外 1 科、普外 2 科、骨外 1 科、骨外 2 科四个病区。团队:麻醉医师数名临床药师 1名(王金萍)外科医师一科一名4个试点科室全体护士;麻醉科、护理部进行质量监督、控制三.任务和作用:1. 建立临床镇痛规范和指南。2. 指导术后镇痛的实施(如 PCA)。3. 教育和培训相关人员。4. 坚持每日查房( dailyround )。5. 监测镇痛治疗效果及相关副作用护。四.意义:1. 医院的医疗资源能更好整合和利用。2. 规范化的术后镇痛、无痛检查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3. 麻醉科可以以最少人力发挥最大作用。4. 选择个体化镇痛方案,使副作用减到最少,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满意。五.APS的组建和各级人员职责:麻醉科主任任组长,成员有麻醉科医生、临床药师和病房护士。1.APS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APS 的管理,协调各科室间的关系,针对外科不同专业提出个体化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案,组织各级人员培训工作,处理疼痛治疗中的纠纷和相关问题。2. 麻醉科医生职责:(1)评估病人后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配置镇痛药,设置参数,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2)介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