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记录三完小积极开展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与宣传活动记录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秋冬季寒冷, 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 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为了御寒, 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 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 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 学生在教室时间长, 空气不新鲜, 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 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一、流脑的预防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 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 身上有出血点、 头痛、喷射状呕吐、 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 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 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 癫痫等。 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 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 恢复期出现抽搐, 喷射性呕吐, 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 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 发病急剧, 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