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绪 论 80 年代以来,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 中国模具工业进展迅速, 年均增速均为13%, 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 亿, 至 中国模具总产值估计为260-270亿元, 其中塑料模约占30% 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 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1.1 中国塑料模具的进展现状中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 历经半个多世纪, 有了很大进展, 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6.5kg 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 精密塑料模具方面, 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 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I.K 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VCD 和DVD 齿轮模具, 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 同轴度、 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而且还采纳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 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的齿形误差 , 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 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 ~0.05mm, 表面粗糙度Ra0.2μm, 模具质量、 寿命明显提高了, 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 淬火钢模达50~1000 万次, 交货期较以前缩短, 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型工艺方面, 多材质塑料成型模、 高效多色注射模、 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 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 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 气辅软件, 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 有的厂采纳率达20% 以上, 一般采纳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 少数单位采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 少数单位采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纳率达不到10%, 与国外的50~80% 相比, 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生产家用电 器的 企 业为代表 , 陆续 引进了相 当 数量的 CAD/CAM系 统, 如 美国 EDS 的UGⅡ 、 美 国 Parametric Technology 公 司 的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