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 填空题( 单项选择) 1.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2.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和。3.中国民法只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 即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4.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5.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6.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是受限制的, 只是经国家认可的习惯, 才具有民法渊源的意义。7.民法的适用范围, 也是民法的效力范围。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能够概括为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等价有偿、 自愿、 诚实信用、 公平原则和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原则。9.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法律原则上的体现。10.中国民法的自愿原则就是要给予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权利。11.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一样, 是市场活动中的重要道德法律规范, 也是道德法律规范在法律上的表现。12.公民、 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13.根据民法的调整对象, 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14.根据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的范围, 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15.在绝对法律关系中, 义务主体是一切不特定的人, 其义务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16.在相对法律关系中, 义务主体只是特定的一人或数人。17.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 主体、 内容和客体。18.国家在一些场合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别主体。19.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 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主体, 负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主体。20.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 法律事实能够分为事件和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两大类。21.根据民事权利有无财产内容, 能够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22.根据权利的作用, 民事权利能够分为支配权、 请求权、 抗辩权和形成权。23.民事权利从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方面, 能够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24.在民法上, 根据民事权利的保护措施性质, 能够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两种。25.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私力救济; 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为公力救济。26.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主要有( 1) 确认之诉( 2) 给付之诉( 3) 形成之诉。2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8.中国民法确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29.死亡是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唯一法定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