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国土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廉政风险防控就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主动超前预防,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于确保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有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防范廉政风险,完善内控制度。预防廉政风险,必须坚持以廉政风险为着眼点,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点线面结合,构建起严密的防范网络,保证权力健康有序运行。一是强化权力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督促各单位把涉及风险的权力向社会公开,不但要公开权力内容、办事流程、权力依据,还要公开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实效方面作出承诺,全方位接受监督。二是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让权力得到“提醒”。岗位廉政教育是通过细分岗位类别、设计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措施等手段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掌握决策、处罚、人事任免、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权力的风险点岗位。三是实行轮岗交流,让权力具有“活力”。防 控廉政风险,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针对社会反映多、群众关注度高、负责人任职时间长的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重要岗位,要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轮岗交流,以消除党员干部因任职时间长思想松懈或利益关系缠身而导致的廉政风险。 二、排查廉政风险,强化廉政意识。一是建立腐败机会的发现机制。畅通各类信息渠道,通过专门队伍、专门平台、专门渠道收集各类腐败机会信息,深入研究剖析,查找制度漏洞。二是建立腐败机会的消除机制。要有针对性地消除腐败机会,针对腐败案件暴露出的制度缺陷,向发案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的建议,并将这类建议上升到制度层面进行推广。要有预见性地消除腐败机会,在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通过提高制度设计的民主化、公开化程度,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监控廉政风险,深化权力监督。探索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有效整合党内、行政、司法以及人大、政协等权力监督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探索建立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通过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形成道德压力;探索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