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征地政策不到位、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历史遗留问题。前几年,一些城郊结合部村,由于政府征地政策没到位,征地项目不同,造成地价不统一,群众意见很大,矛盾十分突出。从我市鹿城、瓯海、龙湾三个区的调查情况看,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村土地被征用后,群众生活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二、三产业用地指标项目没有给予审批,一些答应给予安排就业的人员没有安排,部分安排就业的人员下岗在家没事干。二是同一地块,不同的时期征地价格不一样,并且不同的建设项目,征地价格相差很大,群众意见很多,经常上访要求落实政策。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 39 个这样的村,其中鹿城 16 个、瓯海 11 个、龙湾 11 个、瑞安 1 个。三是部分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少数村干部行为不廉洁,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集体资产流失,群众意见很大,要求先清查前些年的帐目,后进行组织换届选举。个别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城中村,会出现村民强烈要求瓜分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的情况。据2004 年 10 月全市行政村基本情况调查,全市还有 414 个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有 561 个村村务管理不规范,有 191 村村民长期上访,有 180 个村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这些村的部分群众在这次村级换届选举中可能会出现过激的行为。 2、农村大量的人员外出会影响选举和选民资格的界定。由于特殊的地域经济关系,我市人口大进大出,走出去有 200 多万,进来也有 200 多万,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给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人口流动使一部分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对村情、村务了解较少,因而会出现参与热情不高的情况。其次是人口流动可能会影响村民对选举的有效参与。外出村民通过委托投票行使选举权,但这种方式往往受接受委托方的意愿所左右,降低了他们对选举的有效参与。再次是人口流动给村干部的配备增加难度。部分村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会出现班子后继乏人的现象。据 XX 县区 2004 年调查统计,全市 910 个村,常住人口在 300 人以下的有 178 个村,其中 200-300 人的有 69 个村,100-200 人的有 65 个村,50-100 人的有 20 个村,50 人以下的有 22 个村。如 XX 县区林溪乡的燕子村,登记人口 474 人,而常住只有 2 个人。XX 县区龙湖镇后坑村党支部共有 8 名党员,其中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有 6 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