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中、西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整理摘要 :目的: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方法:归纳总结出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论治。结论:辨证从整体出发, 处方用药 , 灵活加减 , 可获满意疗效。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如何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阻止骨质继续坏死,促进骨再生,恢复骨结构以及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了一定的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本病中医辨证与治疗的一些进展归纳如下。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中医辩证;中医治疗;综述股骨头坏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由于不同原因使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细胞、 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1] 。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疑难疾病。由于该病中后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造成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较为严重,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适应症, 然不宜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依然为数不少,而且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不尽如人意[2] ,所以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在拥有大量临床实践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股骨头坏死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 现就多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与股骨头坏死相似的中医病名《灵枢· 刺节真邪篇》中云: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这里骨蚀分为寒热,属寒者与现代医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相似。《脾胃论》也指出:“脾病则下流于肾, ,, 则肾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也。”《素问· 长刺节论篇》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骨痹。”痹乃闭也, 骨痹即指骨内气血闭塞而不通。 《素问· 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此处骨痿所描述的症状与股骨头坏死比较相近。刘伯龄等[3] 依《圣济总录· 诸痹门》中所述的“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 骨乃痹, 证内症寒也” ,认为该病发病部位在髋部, 病属“髋骨痹” ,痹为闭而不通之意,“不通则痛”。2.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典籍中虽无股骨头坏死这一病名的直接记载,但根据其发病部位、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袁浩[4] 依据《灵枢经· 刺节真邪》篇中的“虚邪之入于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