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学校养成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养成教育工作纪实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吴颖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如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在养成教育工作方面的做法来谈谈。(一)建章立制形成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从学习到日常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涵盖了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1、健全养成教育的组织与机制。我们从学校、班级、社会三个层面构建的立体网络,交相辉映,形成了育人合力;同时,我们还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如:《校园安全制度》、《行政、教师值日制度》、《放学安全制度》、《学生中餐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卫生制度》、《一日常规检查制度》等。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使得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步入正规管理快车道。2、落实养成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小学生守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要求浓缩成三大块二十条标准,在此基础上,又把每一方面的具体要求逐一分解为若干的“教育要点”。如:为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不冲撞、不打闹,我们提出了“五走三不”的要求(走廊上轻轻走,教室里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靠右走,功能室提前走;不大喊大叫,不搞剧烈运动,不做不文明游戏);再比如为了帮助大家养成三大良好习惯,我们从以下十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生活习惯(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喜爱运动、富有条理);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团结互助、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学习习惯(喜爱阅读、认真作业、勤于观察、乐于表达、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这些看得见、摸得照、做得到的具体要求对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无3、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关键要持之以恒。为此,我校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习惯的养成。一是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单项评价方面,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亮点。在综合评价方面,开展“校园十佳少先队员”“优秀班干”“三好学生”“雏鹰少先队员”“文明礼仪标兵”“进步小明星”等评选活动。二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经常督促检查各班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做到每天一小结,每周一评比,然后每学期根据各班小红旗、小红花获得次数,评选出“文明班”。三是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除学校行政、教师、值日学生参与评价外,还请学生家长、行风评议员到学校问卷及座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这其中也包括对养成教育的评价。完善的评价体系,促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争夺规范旗、班班争当好集体”的良好风气。(二)关注细节找准养成教育的契合点“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养成教育需要我们关注细节,找准最佳契合点,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实践。我们坚信:唯有对细节的不懈敲打,才能锻造出文明的精品。1、切入点小一点小学生因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抓养成教育时,我们力求切入点小一点,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到作业、书写的规范、进出门的礼仪……小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每学期有计划地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如礼仪教育,这本是一项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养成教育,本学期在抓礼仪教育时,我们就选取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那就是“见面礼仪”的养成训练。我们在每天值日小结前一段开场语:“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问声早,见面问候心情好,今天你是否都做到?”以此给每个孩子的在校行为作了一个温馨提示;校园里,那一声声“老师好”“同学好”的亲切问候温暖人心,而老师给主动问好的孩子贴上的礼仪星更是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