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随着家长对教学质量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和择校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有两种选择。一是走内涵发展的路,即通过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质量。这是一条“课外负担轻——学生有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学和发展爱好特长——学得主动、积极、高效——学习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获得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之路。另一条则是走外延式发展的路子,即通过延长学习时间,以打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来提高质量。这是一条“负担重——学习心理压力大——学习能力差——厌学甚至逃学——缺乏发展后劲,教学质量低”的恶性循环之路。当然也不排除通过外延发展带来短期效应,但这是一种以牺牲学生健康和发展后劲为代价的短期行为,是应坚决杜绝和禁止的。我们要在坚持质量立校的基本思路下努力寻求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校关于《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提出了十条措施,它对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起了积极作用。请全体老师执行。一、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量。一是学习时间总量每天不得超过7小时。二是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课间不得做作业,教师必须准时下课,拖堂超过2分钟作为迟到一次处理)。同时必须准时上课,教师在上课5分钟前应到教室作好各种准备。三是保证学生每天必须九点休息,并睡足九个小时。四是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必须保时保量,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收录机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超前辅导。三、精心设计作业,合理组合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做到三禁止、三控制、三加强。三禁止是:禁止把作业作为处罚过失学生的手段即布置惩罚性作业;禁止互相用作业去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禁止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的操作训练的作业。三控制:控制作业总量的作业时间。学生作业记录在家校练习本上,一般情况下数学30分钟,语文、英语:30分钟,物理、化学30分钟。严格控制非基础学科布置课后作业。这些科的作业必须全部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控制星期天布置作业量。外语只布置单词、句子读记背,目的是培养学生记忆和练口、练耳的习惯,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数学布置1——2道综合性、趣味性、实用性难题和知识小结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养成自学习惯。三加强:加强作业设计把关。由各备课组统一把关。所设计习题做到五性,即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体现少而精和以“一当十”的原则,尤其要分层次布置和提出作业无要求。成绩好的加作选作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加强作业设计的管理并集思广益。每章节后的习题每人参与设计后择优选定。加强练习册、习题集管理。加强作业负担监控。做到每月调查负担情况和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家校练习本向教学处反映教师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情况,作为教绩评价依据之一。对过重的作业学生可不完成。严禁学生在寝室里看书作业。四、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优化课内外结构,德、智、体、美、劳、心统一的立体化教学体制。一是要加强学生的吃、睡的管理。规范营养配餐工作,加强就餐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德育活动,加强社会教育、提高质量、加强管理。三是加强文娱活动,坚持音乐用餐制度,每周一歌,两周一次班级文娱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活跃班级气氛,创造乐学的班级环境。五、开展心理教育,加强学生心理保健,减轻心理压力,启动学习活动,克服厌学情绪。一是按照《心理教育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心理教育工作。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自觉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自己的工作,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要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