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学修养》的收获 褚超 (信息学院 03级) 可以自豪地称为“诗国文海”的中华民族,有着大约三千年的文字史,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广泛审美情趣的伟大民族。历代文人学士发挥才情睿智,运用独具特色的汉语言文字,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文学名篇,传世佳作,其中尤以诗词文赋丰富多彩,流传广泛,家传户习,影响深远,可说是中华民族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是我们丰富和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一个学期传统文学修养课的学习,我感觉不仅自己的文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对人生、对生活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传统文学修养课真是一门相当好的课程。 传统文学修养课上,摆在我们面前的诗歌,传人我们耳中老师精辟的讲解,云蒸霞蔚,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或如醇酒之浓郁,或如幽泉之清甘或如山岳之雄峻,或如碧海之浑浩,或如明月之纯净,或如浮云之缥缈,或如阳春之温馨,或如清秋之萧爽,或哲思深邃,或激情坌涌,或奇想落天外,或平语话家长……总之,呈献给我们的是用激情的心灵所感受的五彩缤纷的人问世界,是多样神采的艺术天地。在这门课中,我们怡悦了性情,增益了睿智,受到高洁的情思洗礼,获得健康的艺术享受,进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 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文、赋都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表达手段的艺术珍品。汉字多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而音调又讲究四声阴阳。基于这些特点,传统诗文逐渐形成了追求齐均和参差的建筑美,讲究音律和节奏的音乐美。与之同时,古代作家艺术思维的习惯和采撷语辞的好尚,还形成了重视写景和造景,喜用语典和事典的写作传统。其中所蕴含的建筑美、音乐美、画意美和别于现代作品的古典美尤为鲜明,触目可见。它是我国珍贵文学遗产所特有的形式美。如此种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美,再结合上文体诗型的缤纷繁富,风格神韵的多姿多彩,这就使我国古典诗文累积汇合而成为浩渺无垠、瑰奇璀璨的艺术渊薮。传统文学修养课正是连接我们与文学艺术的一个窗口,一个桥梁,使我们更进一步继承了中国文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气韵浑厚。 这门课,对古文的鉴赏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向的丰富性多样性是胪列不尽的。这里有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邪恶和压迫的抗争;有仁人志士精忠报国时的丹诚和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浩然正气;有清流贤达反势力反庸俗的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