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径图系列之四:能力培养过程的精益化 把一个羞羞答答、在同事或客户面前讲话颠三倒四的人培养成能够随时在众人面前发表生动演讲的人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就证明你对演讲技能的培养过程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无论你的答案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充分,答案及理由本身就是你对演讲能力的学习路径图的理解和描述。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培训管理员在没有回答类似的问题之前,就开始着手制订员工的培养计划了。 幸运的是,在生活中,人们会更自觉地应用学习路径图的思想,因为,正确的方法总是被人类或动物本能地总结和选择,选择错误的人或动物会被淘汰,这是自然规律。 定义能力 在培养一种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该能力是什么,然后再考虑能不能培养、如何培养的问题。比如,我们要培养员工的演讲能力。但是,场景不同,听众的人数、身份的不同,以及演讲内容的不同,演讲的形式及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以下三种场景中,都需要演讲能力,但其内容是有较大差别的:一、圆桌会议室,听众是上司,人数是 5人,内容是数据;二、咖啡馆,听众是会员,人数是 20人,内容是热点话题;三、礼堂,听众是同学,人数是 500人,内容是辩论。 我们在培养演讲能力之前,必须确定要培养的是这三种演讲能力中的哪一种,抑或全部,还是另外的一种。只有确定了能力的含义和内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耗费精力和体力。如果学习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打球、聊天或者看电视都是更好的选择。心理学中已经有一些被证明有效的学习动机模型,如ASCR等,在设计学习路径图时被充分考虑进去。在实践中还发现,学习路径图本身对学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原因是学习路径图使得学员实现了对自身学习管理的目视化以及与其他学员的竞赛化。 结合典型工作流程和任务 如果我们设计的学习活动跟学员日常的工作是分离的,就等于要求学员在工作之外再做一份工作。实践证明,对大多数人来讲这是行不通的。除了参加正式的培训课程以外,其他的学习活动应尽量融入日常的工作中,避免学员花费额外的时间。 再以演讲技巧为例,我们发现销售人员的演讲技巧主要应于三个工作任务中:一、客户拜访;二、部门会议;三、代理商年会。那么,针对销售人员演讲技巧的训练或辅导就应该被安排在这三项任务中或前后,而生产人员的演讲技巧训练则被设计到另外一些工作任务中。企图用一种学习活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