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三)作业 一.单选题 1、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 . 格律诗 B.白话诗 C.古体诗 D.现代诗 2.长期以来,人们对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C)影响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3、在(D)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新生活运动时期 D 文革时期 4. 村山节和浅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C)年一转折。 A.300 B.600 C.800 D.1200 5. 易经运用的数与(C)的结合。 A.气 B.道 C.象 D 规 6、关于人对事物自破需,说法错误的是(C)。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中动 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 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D)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8、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A) A.大众 B.精英 C.个人 D.特定人群 9、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D)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二.判徒题 1.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是 v 否 2.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门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外来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是 否 v 3、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是 v 否 4.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是 否 v 5、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是 否 v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九)作业 一.单选题 1 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C)的形式。 A.以礼规范 C.礼法结合 B.以道规范 D.道法结合 2.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D) A 智 B 恭 C.廉 D 德 3.中式的民主强调(C) A.以礼为本 B.以德为本 C.以民为本 D.以法为本 4.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B)之中。 A.忠 B.孝 C.仁 D.义 5.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代的肥厚土壤主要受到(C)的影响。 A.太平洋暖显气流 B.副热带高压带 C.西伯利亚冷气流 D.温带季风 6.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