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学第一章绪论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的狭义的劳动力市场综合而成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名词解释)2.劳动力的特点和本质:(多选)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2)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3)劳动力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3.货币工资也称为名义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单选)4.实际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名词解释)5.劳动报酬包括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劳动报酬即货币工资,非货币报酬即以各类实物支付的福利。6.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共性:市场性、开放性、竞争性、层次性、规范性。(多选)2)劳动力市场的特性:(简答题)①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契约关系;②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③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④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7.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主体要素、价格要素、基础要素、保障要素、调控要素。(多选)8.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和卖方在企业内的职位空缺中彼此搜寻的劳动力市场形式。(名词解释)9.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三个基本特征:(简答题)(1)有高度的组织与管理。(2)把特权地位给予已经聘用的人而不是给外部人。(3)工资常常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规则与程序受外部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少。10.按照劳动力交易的社会条件划分:一级劳动力市场与次级劳动力市场。(多选)11.劳动力市场的功能:资源配置、激励鞭策、经济促进、信息传递、窗口导向。(简答题)1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13.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名词解释)14.非经济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简答题)答:劳动力市场的非经济性因素包括组织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它们通过改变供求双方的对比状态和工资价格的水平等经济要素,间接地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产生影响。1)组织性因素是指政府、工会以及大型企业等各类组织。(多选)2)社会性因素是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风俗等。(多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15.劳动力市场运行存在的障碍(论述题)1)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增加利润,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只要降低劳动力费用,就会使利润相应增加,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企业有尽可能降低人工费用,特别是降低工资的动机。而另一方面,作为劳动者,其他条件不变,工资越高,其得到的效用就相应增加,因此,劳动者存在着获得高工资的动机。2)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和缺陷。具体体现在:信息障碍:是指由于信息缺陷和信息偏误,劳动力市场不能达成互惠交易。劳动者缺乏必要的信息,会出现职业选择面过窄、选择不当,甚至不能就业的问题;企业缺乏必要的信息,也难于把合适的人配备到工作岗位上。市场缺陷:是指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工资刚性等市场自身的缺陷,或者交易参与主体由于观念或习惯的干扰,劳动力市场不能达到均衡最优。制度障碍:是指劳动力市场的某些惯例、政策法规、体制安排给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造成了阻碍。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1.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单选)2.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单选)3.劳动的边际产量(MP):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要素的投入而言的,某种不变要素(如资本)和某种可变要素(如劳动)的持续追加的搭配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当可变要素的数量超过某一水平时,则持续增加的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也即边际产量会不断减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