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社区: 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社会关系。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 形成社区四个条件: ①有一定的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③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④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1 .2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异同: 2 .1 概念:居住区 居住小区 组团 1 )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 —5 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不为城市干道穿越,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 ---1 .5 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 0 0 0 -3 0 0 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 .2 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 (四大类) 居住区用地组成: 2 .3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简述各自特点 1 )片块式布局 ■ 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 ■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 ■ 常采取规划组织结构基本模式。 2 )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道路、绿带、水体 ■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3 )向心式布局 ■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特定空间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并以自然顺畅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 以有特征的自然地理地貌(水体、山脉)为构图中心。 4 )围合式布局 ■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将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5 )集约式布局 ■ 将住宅与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6 )隐喻式布局 ■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