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四单元 宽容 17.有容乃大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诵读中的句子。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含义。 2.了解传统文化中更多关于宽容的典故并学习。 3.能在生活中学会包容,对待别人要宽容大量。养成伟大的德行与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图片,说一说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经典诵读》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点睛自由读并理解课文意思。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3、尝试背诵。 4、想一想:你认为身边哪个人最宽宏大量?为什么这样认为? 5、学生自读《史记.李斯列传》。读完故事,谈一谈“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的原因? (三)忆 事思辨 1、小组合作:出示宽容豁达的裴行俭的故事,如果你是古人裴行俭,你会怎么做? 2、找学生上台表演。 (四)博学研思 1、自读广闻博识的“昭陵六骏”,了解昭陵六骏的重要意义? 2、宽厚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戴,请举你身边的例子说明。 3、读一读《吕氏春秋.功名》中的句子,分享你体会到的“宽容”。 (五)学以致用 1、搜集关于“宽容”的名言警句,和朋友交流分享。 2、有人认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你对这一观点是怎样理解的? 18.宽以待人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诵读中的句子。了解“宽以待人”的意思。知道如何和朋友相处。 2.了解传统文化中更多关于宽以待人的典故并学习。 3.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会获得更多的拥 护 与 尊 重。 二 、教学过 程 : (一)导 入 新 课 出示课 本 情境 ,让 不同 学生扮 演里 面 的人物 ,其 他 同 学说一说这两 位 同学表现 的怎么样? (二 )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经典诵读》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点睛自由读并理解课文意思。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3、读《论语.阳货》中孔子在文中的“宽”指的是什么意思? 4、想一想:文章中给我们提供的“宽以待人”的方法是什么? 5、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