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学详案 (三) 授课人 王倩倩 授课年级 2 0 0 9 级5 、6 、7 、8班 指导老师 杨丽老师 授课内容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课型 新课 课时 2 课时 备课时间 9 .1 1 授课时间 9 月 2 8 日 教学目标 1 . 通过新课的讲授,让学生理解语言、言语的概念,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特征; 2 . 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讲授,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语方式以适应幼儿言语的发展; 3 . 通过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探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教师观。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用词造句 教学难点 语言、言语的关系 图表展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行 为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 识 回 顾 1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2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1 、具体性,2 、形象性 3 、经验性,4 、拟人性 5 、表面性,6 、固定性 3 .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1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2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 要 依 靠 事 物 的 具体 形象。 3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4 .问题情境的含义 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 导入 新课 想一想,语言和言语是一回事吗?什么是语言?言语又指的是什么? 展 开 新 课 学 习 一、语言、言语的概念 (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名词词性) 提问:什么是社会现象? 社会想象: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语言可以使人类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可以接受老一代的经验,它以一定的语音和字形被人们所感知。 当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的时候,就是言语活动。 (二)言语: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动词词性) 提问: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第一章第一节) 一个人说话、听说、写作、阅读中的说、听、读、写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例如:讲课时老师用的是汉语这种语言,而讲述的过程则是言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提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是属于言 语还是语言方面出现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