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现代化猪场建设的考虑——家畜环境卫生学综述我们都已经了解到,畜牧场朝着大规模,高密度,高速度和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发展,从而可见,搞好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是相当重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家畜的环境控制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为畜牧场设计提供技术和方法;为家畜环境保护提供有效途径;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动物疾病的预防提供有效方法;为绿色畜产品生产提供方法与技术;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他生产技术的效力。下面以现代化猪场的建设为例,阐述搞好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一.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1.场址选择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应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 45--50 平方米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 3--4 平方米考虑,生活区、行政区另行考虑,并留有发展余地。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躁、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使蚊蝇和微生物孳生,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便于排水,但坡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便,坡度应不大于 25°。在坡地建场宜选背风向阳坡,以利于防寒和保证场区较2好的小气候环境。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的要求。社会条件,养猪场饲料、产品、粪污、废弃物等运输量很大,所以必须交通方便,并保证饲料的就近供应、产品的就近销售及粪污和废弃物的就地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但交通干线又往往是造成疫病传播的途径,因此选择场址时既要求交通方便,又要求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 300--500 米。2.场地规划和建筑布局场地选定后,须根据有利防疫、改善场区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排水系统、场区绿化等,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及每种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场地规划: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