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版 word 1 神经胶质瘤的研究意义神经胶质瘤( Glioma)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 50%左右。目前临床上IV 型神经胶质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部肿瘤,至今无法治愈 [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 成年脑癌患者中约80%为浸润性的星形细胞瘤。 由于该肿瘤是浸润性生长物,其和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难以被完全切除或根本不能手术。血脑屏障的存在,又使得化学药物和一般抗肿瘤的中药难以发挥疗效。该肿瘤细胞对放疗亦不甚敏感, 非常容易复发。 因此脑胶质瘤至今仍是全身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据文献报道神经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 14.6个月和 6.9个月, 5 年生存率为 9.8%[2]。近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达到每100,000人口中有 5.26个人,而且每年有 17000人被最新诊断出患有该致死性疾病[3, 4]。因此, 积极研究神经胶质瘤的发病原因、寻找恶性胶质瘤治疗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 上皮 -间质转化与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人脑胶质瘤发生、 发展过程中,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牵涉其中。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与基因改变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多种基因的改变都参与到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生长是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行为,生长异常是肿瘤恶性行为的基础。 大量的研究证实, 肿瘤的形成起源于单个获得了癌基因编辑版 word 和(或)抑癌基因改变的细胞;肿瘤的发展(包括由分化较好的肿瘤转变成分化差的肿瘤, 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 则是更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累后作用叠加,肿瘤细胞克隆选择和扩增的最终结果[5]。在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大量研究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6]、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7]、热休克蛋白( HSP) [8]等分子以及 PKA、PKC、ERK [9, 10]等关键信号转导分子均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53 基因的失活[1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与其受体的激活[12]是神经胶质瘤非常常见的两个基因改变。P53 基因突变在胶质瘤的各个分期中都起到关键作用,据报道在25-30%的原发性胶质瘤和60-70%的继发性胶质瘤中都发现p53 基因的改变。 p53下游信号(如 MDM2, MDM4, INK4/ARF )在胶质瘤的发展过程中也都起到关键作用[11]。3. Zeb1与神经胶质瘤Zeb1是胚胎发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