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包含了七个方面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㈠ “科学探究”的目的物理课程中,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理解科学的本质,挖掘智力潜能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 ㈡ “科学探究”的地位“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地位,已经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表述:物理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七个探究要素和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科学内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说明 :科学探究的探究要素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是对学生除“双基" 以外要达成的另一目标要求;科学探究还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以下简称为探究式学习方式),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科学探究要素",达成“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会利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是物理教师应该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于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课(以下简称为“物理探究课”)来进行有侧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以便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命题,达成《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要素及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㈢ “科学探究 "的程度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区别,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的特点区别,不同教师背景特长的区别 ,不同地区学校条件环境资源的区别等,因此“物理探究课”的教学设计必须是灵活多样的。 应当认识到: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 又由于有些探究活动的指导和开放程度不同, 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有些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等。 因此探究活动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分层次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必须知道每一个要素目标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对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能达到的目标层次做到心中有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科学研究的专著中,对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研究,对每一类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分别进行了划分和描述。一.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