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1 / 14 小学科学关 注 学 生 课 堂 参 与 度教研组主题研究一、主题确实定新课程, 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操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有利于学生互帮互学、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信息交流, 逐步形成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真正表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最终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获得由此产生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实践中,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往往是教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探究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 谁也不听谁的,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下去, 这个“合作〞就会给那些企图回避学习或喜欢瞎起哄的后word 2 / 14 进生当作“避难所〞。如果有实验操作的内容,还会出现你争我夺的现象,谁都想争到一个器材动动手,有时互相指责,真有点乱作一团的样子。到汇报时,常常听到是:“我觉得⋯⋯〞而不是: “我们觉得⋯⋯〞试问, 这样的合作探究真的有效吗?如果再看看有些合作探究的内容,就似乎没有合作的必要。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合作的效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 才能真正落实科学教学的新理念,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二、理论学习主题确定以后,我学区全体科学教师集体学习、研讨,真正的了解到:〔一〕、让学生自定合作探究的方向和要求,只有在需要和有条件时才引导学生去合作。让学生自定探究方向是指对现有的问题中,对确实需要合作探究并有条件探究的内容,就由学生自愿决定探究的目标。尽管有时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决定,但不能否认这个决定是大家进展探讨分析得出的, 这是对学生的尊重, 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它有利于组员进一步确定小组的学习任务。小组自定目标后,还要让组员明确合作探究的根本要求,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 “合作探究〞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了,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了。所以学生在合作探究时如何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请求发言、遵循指导、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应、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等, 都是良好的科学素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