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_第1页
1/12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_第2页
2/12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_第3页
3/12
1 / 12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我们都有一个常识: 水不可能自发的从低位流向高位, 要将低位的水输送到高处去,必须用一台水泵(消耗电能作为补偿),才能将低位的水送到高处。同理,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环境传送到高温环境中去,如果要实现热能从低温环境向高温环境的转移,必须通过一台设备,并消耗一部分机械功(例如电能)作为补偿,这种设备就称为“热泵”。因此长菱风冷热泵型热水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小部分电力,驱动压缩机运行,整个热泵系统投入动作,通过蒸发器不断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通过冷凝器将系统吸收的热量和消耗的电能传递到高温环境中,原理如下所示。压缩机每消耗 1 份电能就能使工质运送2~6 份热能(根据环境温度不同而定)。传统的使用电力、燃油、燃气等的热水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们把电能、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例如燃气热水器,通过燃气在氧气作用下燃烧,会有不完全燃烧、高温度热损耗、换热损耗等热能的损失,实际的制热学系数反在0.5 ~0.7 之间。而热泵所消耗的电能只是供应机械(压缩机、电机等)系统做功搬运热能——把热能从低品位(低温)热源中运送到高品位(高温)热源中。因此,它不是热能的转换设备,而是热能的搬运设备,它不受热能转换效率(极限为100%)的制约。1.2 热泵技术概况热泵的发展应用起源于欧美,我国是最大的市场。 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 J.P.Joule提出了“通过改变压缩流体的压力就能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原理。 1854 年, W.Thomson(威廉· 汤姆逊)发表论文,提出了热量倍增器( 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热泵的设想。 1912年瑞士苏黎世成功安装了一套以河水为低位热能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水源热泵系统。此后的几十年是热泵的研究发展阶段,其发展长期滞后于空调的发展。1973 年的全球性能源危机, 使人们重视能源的节约及回收利用,加速了热泵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则是近20 年的事,拿发达国家美国来说,1985 年有 14000 台热泵在用,到 1997 年又新装 45000 台,截止 2004 年已安装了 400000台,每年以 10%的速度稳步增长。在我国,热泵事业近几年开始起步。2001、2002 年开始有进口产品及合资产品,发展势头很猛。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即人们可测算到只要使用热泵产品一、两年的时间节省下来的燃料费,就可回收投资购买设备的费用。因此,不久的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