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第一章1.内部控制是组织运营和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四个阶段: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并已初步呈现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交融发展的趋势。2.分权制衡也叫职责分离,是指通过分工和制衡,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完成不同的业务环节,以达到牵制的目的。3.1972年11月,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审计准则和程序汇编》,将内部控制一分为二,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4.内部控制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①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与程序的效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②会计系统。③控制程序。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6.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从内容上看,ERM框架除了包括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五个要素外,还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7.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①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②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③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8.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②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③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二章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与P2概念合起来)1.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2.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3.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合规目标合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严禁违法经营。合法合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目标,是实现其他内控目标的保证。2.资产安全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是为了防止资产损失3.报告目标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4.经营目标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5.战略目标终极目标三、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P27四、内部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权宜应变)5.成本效益原则五、所谓“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所谓重大决策事项,主要包括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要事项,企业发展战略、破产、改制、兼并重组:资产调整、产权转让、对外投资、利益调配、机构调整等方便的重大决策部署企业党的建设和安全稳定的重大决策,以及其它重大决策事项。所谓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是指对企业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以及生产装备、技术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年度投资计划融资、担保项目,期权、期贷等金融衍生业务,重要设备和技术引进合同采购大宗物资和购买服务,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所谓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是指企业直接管理的领导人员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的职务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和下属企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聘用:解除聘用和后备人选的确定,向控股和参股企业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所谓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是指超过企业或者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所规定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的资金调动和使用。主要包括年度预算内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超预算的资金调动和使用,对外大额捐赠赞助,以及其他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三重一大制度应坚持集体决策原则。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六、内部控制的要素1.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七、内部控制的局限性1.越权操作2.合谋串通3.成本限制第三章1.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2.编制战略规划发展目标确定后,就要考虑使用何种手段,采取何种措施,运用何种方法来达到目标,即编制战略规划。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