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有糖尿病史和降糖药物服用史,常发生在胰岛素使用过量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 2.8mmol/L(50ml/dl),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药物耐受性差。也可见于酗酒、节食减肥、饥饿、胰岛细胞瘤患者。脑组织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是不一致的,越是进化发育程度高的组织,对缺糖的敏感性高,耐受性越差;因此,低血糖发生时首先是大脑皮层出现抑制,其次是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区、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相继受影响,接下来受影响的是间脑、中脑、脑干网状结构、延脑。补充葡萄糖后按上述顺序逆转恢复。脑实质受损主要累及皮质及深部核团,受损程度取决于低血糖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影像表现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⑻ 灰质受累为主:累及皮质、纹状体及海马等;(b) 白质受累为主:累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及胼胝体压部;(c) 灰白质均受累。小脑和脑干是对低血糖神经损害具有较高耐受性的区域。低血糖脑病预后取决于低血糖持续时间、程度及机体状况。rj(低血糖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通常的顺序)新生儿脑代谢旺盛,低血糖脑病在婴儿中较常见,主要造成顶枕叶的不对称性损害,急性期 MRI 表现为顶枕叶皮层、皮层下斑片状长 T1WI、长 T2WI 信号,DWI 呈高信号。成年人低血糖脑病常常累及大脑皮质、胼胝体、基底节区、海马等区域,对称或不对称,病灶呈稍长T1 稍长 T2 信号,FLAIR 高信号,DWI 高信号,ADC 低信号,MRA 未见相应供血区血管病变。纠正血糖后部分病灶可逆。仅累及胼胝体者预后较好。脑干和小脑对低血糖脑损伤具有相对较高的耐受性。(DWI 对病灶显示很有意义)(M/50,既往有糖尿病和高遊病史,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DWI 及相对应 ADC 图片提示双侧皮质、海马回、基底节区扩散受限,且呈对称性)鉴别诊断:包括克-亚氏病(CJD)、线粒体脑肌病、皮层脑梗死、病毒性脑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肾上腺危象、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溶血性贫血、氰化物中毒、严重脑夕 M 伤等,应结合临床病史予以鉴别。克-亚氏病:CJD 包括散发型 CJD(sCJD)、遗传型(gCJD)、医源型 CJD(iCJD)及新变异型 CJD(vCJD)。MRI 最显著的特征是大脑皮层、双侧尾状核、壳核、丘脑,在 FLAIR 序列、T2WI 呈对称稍高信号,DWI 高信号,丘脑枕部见“曲棍球征”,MRI 动态观察常能在短期内显示脑实质的进行性萎缩。线粒体脑肌病:以皮质受累为主,并呈向皮层下白质蔓延趋势,在 T2WI 呈脑回样高信号,DWI 也呈高信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