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摘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他的信念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自觉地发挥了"集体"的教育功能,注意了各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有机融合,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精神世界的充实,有意调动学校以外的积极因素参与教育…学生通过条款的集体生活,切身体验到了成长的乐趣、发展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他们拥有了自己充实而美好的精神世界;我通过学生的幸福体会到了自己的幸福,通过对未来班的创意、建设和发展体会到了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教育艺术的魅力所在。在班级管理上,我进行了用"法治"取代"人治"的探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柳斌"素质教育三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手记一:爱心与童心--我和学生的感情故事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这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而"高素质"的第一条就应该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经常在想:__报答学生对我的厚爱?班规: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看望。寒假,春节前一个冬日高照的上午,我和同学跋涉 30 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家所在的小山村,我们远远地看见伍建在地里劳动着。我们悄悄地一直走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