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伴有痛苦体验和/ 或功能损害病因: 大多数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没有清楚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指标异常。但是, 我们知道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 均是生物、心理、社会 ( 文化 )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 先于疾病存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能增加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疾病结果: 发生在疾病之后的情况生物学因素: 可分为遗传、 神经发育、 感染、 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 情绪状态、 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一.感知觉障碍:感觉&知觉感觉: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某一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映象在大脑中的反映。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幻想性错觉: 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幻觉: 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听、幻视、幻味、幻嗅、幻触、内脏幻觉1. 真性幻觉: 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2. 假性幻觉: 存在于自己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3. 特殊类型幻觉: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非幻觉性知觉障碍)(09 考题): 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与客观环境不相称;多伴随有痛苦的体验;引起社会功能损害二、认知障碍思维的特征: 具体性、目的性、实践性、逻辑性1.思维联想过程障碍: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的障碍:思维迟缓、思维奔逸、病理性赘述、思维贫乏思维联想连贯性障碍: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语词杂拌( word salad )、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扩散、思维云集2.思维逻辑性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象征性思维( 09 考题): 属于概念转换,患者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本人解释,他人无法理解。3.思维内容障碍:妄想(09 考题) :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包括:1. 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