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案例一 对 OSI 各个层次的理解案例:从西班牙去罗马的贸易商人这一部分是对 OSI 七层模型理解的重点部分,这个情境的创设,能够通过层层结构让学生理解为什么 OSI 目前设置为 7 个层次,并做出相应的解释。主要的方式为通过类比法,用一个“西班牙去罗马的贸易商人”的情境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 7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 123 伙计1、 要想贸易获得成功,首先要有至少一条路,能够从西班牙通向罗马。此层为物理层。2、有了路是不是就能去贸易了?还要保证路上不会把商人的货物给磕坏了,要有一层保护的包装。引出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链路纠错,及时改正3、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并不只有一条路能够到达罗马,那么在那么多的选择中选一条最短的,或者路费的成本最少的,这才符合商人的利益。引出第三层,网络层。以上三层为网络中的下三层,叫媒体层,让我们来看看另外 4 层。 456 老板4、贸易出门前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货,有没有拿错了,事先要检查过,假如错了要重新取货,引出第四层,传输层。 选择路径、各批次的货物是不是都到齐了,顺序?还要不要货,货快卖完了吗,发货的节奏快了慢了,仓存管理。5、是不是可以上路了?还不行。我们要和罗马联系好, 假如我们这边的货物到了那边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首先要沟通、协商一下,看看罗马的市场情况,能和那边的另外一个商人合作的话就更好了,这就需要一些外交的关系。叫做会话层。 双边会话 交换、签合同6、好象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但是商人到了罗马以后突然发现,他的商队里没有人能听懂罗马人的话,罗马人也没有人能听懂西班牙语,这个时候,还需要一个翻译,要么把两种语言都转换成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比如说英语,要么至少能让双方能沟通。这里就是表示层。 7、到了罗马了,最终需要在交易所中把商品卖掉,这个交易所就是一个交易平台,相当于各个软件平台,引出最后一层,应用层。应用品交换需求 7 顾客 两国顾客要交换商品 从蜀地向南输送的商品,如蜀布、邛竹杖、丝绸、临邛铁器(锸、剑、削、环首刀等)、汉式铜器(如镜、壶、鎏金扣器、弩机、带钩等)等等;从南向北输送的商品则有漆料、铜料、丹砂、金砂、珠玑(蜻蜓眼琉璃珠、玉石、玛瑙肉红蚀髓珠等)、犀象(犀皮与象牙)以成都为起始点和集散地,贯穿南北,穿越缅印,直至中亚、西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