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耳、厶、X=X+Xd1adX=X+Xq1aqXq分别为定子电枢的电阻、轴同步电抗和轴同步电抗。(11.上式中,X]为电枢绕组漏电抗,Xad和 Xad分别为 d 轴电枢反应电抗和 q 轴电枢反应电抗。设力矩角为〃(相量 E0与相量 U 的夹角),可导出Ucos0—E0Usin0Xd-RIdIq(11.解得:R2+XX1dqX(UcosO—E)—RUsin0q01R(Ucos0—E)+XUsin010d设相量 I 与相量 E0的夹角为屮:屮=tan-q(11.(11.11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本章我们将简化一些基本介绍,以便介绍一些更高级的使用。有关基本操作的详细介绍请参考第一部分的章节。11.1 基本理论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上输入三相正弦电压,在气隙中产生旋转磁场。转子上的永久磁极力图与定子旋转磁场对齐,因而在转子上产生同步转矩。起动时,转子上的阻尼绕组产生异步起动转矩,使其具有自起动能力。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频域相量图如图所示。(11.5)(11.(11.8(11.9功率因数角(P(相量 I 与相量 U 的夹角)为:=0+屮输入电功率为:P=3UIcos*输出机械功率为:P=P—(P+P+P)21fwCuFe式中 Pf,PC,和 PF分别为风摩损耗、电枢铜损和铁心损耗 fwCuFe输出机械转矩为:T=P2®式中⑴为同步角速度 rad/s).电机效率为:耳=Px100%P1电机的起动方式与感应电机相同,即借助于转子上的鼠笼绕组(在此称为阻尼绕组)产生起动力矩。11.2 主要特点11.2.1 适用于 8 种转子结构转子结构中由于永久磁钢的布置方式不同,转子的磁路结构差别很大。RMxprt 可对不同的转子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11.2.2 线圈和绕组的排列优化设计几乎所有常用的三相和单相,单层和双层,整数槽和分数槽交流绕组都能自动设计。用户不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自己定义线圈。当设计者采用全极式单层绕组时,RMxprt 将自动对绕组进行排列,以减少绕组端部长度。当使用不对称三相绕组时,绕组排列按照最少负序和零序进行优化。11.2.3 绕组编辑器支持任何单、双层绕组的设计除了利用 RMxprt 中的绕组自动排列功能,用户也能通过 WindingEditor 来指定特殊形式的绕组排列。在 WindingEditor(绕组编辑器)中,通过改变每个线圈的相属 Phase、匝数 Turns、入槽号InSlot 和出槽号 OutSlot,可排列出任意所需的单、双层绕组分布形式。11.2.4 阻尼绕组的动态参数分析第 3~7 种转子的阻尼绕组结构与感应电机的鼠笼绕组相同。第 8 种转子结构与凸极同步电机相同,这种结构中阻尼绕组处于 d-轴和 q-轴差别很大的非均匀磁场中,而阻尼条的连接又有每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