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 [41]第十四章近代物理初步第 2 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1~8 题为单选, 9~12 题为多选 ) 1. (2018 ·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12 月联考 )在下列物理现象中,原子核发生变化的是导学号21993388 (D) A.黑体辐射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原子发光现象D.天然放射现象[解析 ]黑体辐射现象和原子发光现象均为原子外层电子跃迁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不是核反应, A 、C 错误;光电效应现象是原子外层电子受光照射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发生核反应,B 错误; 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改变并伴随产生放射线的现象,D 正确。2. (2018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21993389 (C) A.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B.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C.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 粒子,这就是 β 衰变的实质D.用能量为11.0eV 的光子照射时,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裂变时释放能量是因为发生了亏损质量,Δ E=Δ mc2,故 A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由:Ekm=hν-W 逸出功 得,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B 错误; β 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 正确; 11.0eV的能量不等于基态与其它能级间的能级差,所以不能吸收而发生跃迁,故D 错误;故选C。3. (2018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21993390 (D) A.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存在中子B.外界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C.核聚变反应方程21H+31H→42He+A 中, A 表示质子D.23892 U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 Pb 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6 次 β 衰变[解析 ]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核式结构理论,选项 A 错误;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选项B 错误;核聚变反应方程中A 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2+3-4=1,故 A 表示中子,选项C 错误;23892 U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 Pb 原子核的过程中设经过 m 次 α 衰变, n 次 β 衰变,则有: 4m=32,2m-n= 10,解得: m=8,n=6,选项 D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