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读后感在北京中央团校学习期间,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刘启云老师通过的方式,系统地为我们讲授了关于《组织行为学》基本内容,聆听老师的讲课,让我初步了解《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让我对此课产生了很浓厚了兴趣。回来之后,我认真地从个人、团体行为到个人心里、团体建设, 再到群体沟通、 冲突到组织、激励,再到组织设计、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研读,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一、《组织行为学》有很强的实践特色。《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组织发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知觉、个性心理与行为、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等等。我感到全书构思新颖、科学,内容生动、活泼,案例丰富、经典,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是围绕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个体、群体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的分析, 揭示其与组织行为的各种关系,这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思路,也是其内容的逻辑发展过程,比较注重联系公共管理的实践则是《组织行为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对组织行为的系统,科学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组织运作的绩效。二、《组织行为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魅力。从卓越企业文化论和美国企业精神,我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企业文化的决定取决于组织者,组织的成功或者失败常常被归为其所拥有的文化。对组织文化有着多种理解,尽管组织文化的定义没能统一,大多教学者都把价值观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它是组织中成员的一种共同认知,能够强烈的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我从书中了解到, 组织文化的内涵, 它基本涵盖了四个层次,是指标,包括故事,仪式,语言和符号等;第二层是行为规范,包括任务支持规范,任务创新规范,社会关系规范,个人自由规范等,第三层是基本价值观,包括绩效价值观。最后一个层次是核心假设,包括人类的本性,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现实,真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人类活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