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2 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和内容:①个体行为②群体行为③领导行为④组织行为与组织效率⑤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与工作、 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 霍桑实验 1〕内容: ①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与生产效率的关系②福利实验:确定改善福利、工作时间以及其他条件对生产的影响③群体实验:非正式群体的提出,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控作用④谈话实验:调查工人的态度,使他们把不满发泄出来,感到心情舒畅,使产量提升2)结论:①劳动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劳动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②劳动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③改善劳动者士气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3)启示:①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着人的生产积极性②以前的管理者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士气,而积极性、士气则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③以前的管理者只注意组织结构、职权划分、 规章制度等正式群体的问题,霍桑实验发现除正式群体外,职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这种非正式群体有他特殊的感情和倾向,影响着职工的行为④新型领导者要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要学会倾听和蔼于与职工进行沟通,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4 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心理测试法④案例法⑤情景模拟法⑥系统法⑦实验法二 1 经济人假设1〕观点:①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②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 而不喜欢担负责任③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无视组织目标④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⑤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2)管理思想:①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他们只重视用指挥、控制、监督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任务目标,无视人的情感、需要、动机、人际交往等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