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洛南县四皓中学杜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歌德也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只要我们在地理教学的实践中,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体会到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课就能为学生所喜爱。一、设计良好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开端是教学走向成功的一半。“导入”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亢奋状态,将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多种:创设良好的情境导入、采用诗词谚语导入、利用历史或趣味故事导入、播放音乐导入、猜谜语导入等等。平时注意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运用到地理课堂的导入中,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设情境导入。地理教师应善于利用情境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例如在讲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利用电脑课件播放南方一个家庭和北方一个家庭分别吃午饭的片断。问他们吃的有什么差别?从而很顺畅地引入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这些问题牵引着学生不断启动大脑思维,使他们情绪亢奋,真是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二)采用诗词谚语导入。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可以使人耳目一新、身临其境,由此创设导入,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地球大小时可以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在讲气候垂直分布时可以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讲内蒙古东部草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还有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用“君不见黄河之不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吟诵李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