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信息学的内涵。P5农业信息学研究农业生产中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及相应的应用平台和系统,从而对农业系统过程的信息流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表达和整合,农业信息学体系有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农业信息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科学的基础,至少包括农业信息的结构、性质、分类及表达农业信息的传输机制与信息流的形成机理,农业信息的管理与调控技术等。广泛涉及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业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其主要学术思想是将信息系统原理与信息管理技术等创造性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农业信息学的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信息控制四个主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以及包括以数据仓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农业信息学的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的关键技术为基础,以农业产业的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流为主线,定量描述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决策调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广泛应用于优化资源配置、动态监测农情、预测作物产量、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2.遥感的技术系统。(包括各组成部分的分类等)P141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摇感平台、传感器及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等三部分组成。(1)、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空航宇平台等。①、地面平台:地面上装载传感器的固定或可移动的装置,包括汽车、轮船和高塔等。在近地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为地面遥感。他主要用来配合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使用,起着标准和辅助作用。②、航空平台:主要包括飞机和气球,在航空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为航空遥感。③、航天平台:主要包括探测火箭、宇宙飞船等,在航天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为航天遥感。(2)、传感器:记录地物反射或发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部分。像面扫描方式扫描方式图像方式物面扫描方式被动方式传感器TV摄像机固体扫描仪非扫描方式——照相机黑白天然、红外、彩色红外、其他光机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微波辐射计地磁测量仪重力测量仪、傅里叶光谱仪、其他主动方式像面扫描方式——被动型相挖阵雷达物面扫描方式合成孔径雷达真实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非图像方式——非扫描方式(3)、遥感信息的传输和处理:①、遥感信息的传输1、直接回收:非实时传输方式,是航空遥感所常用的。向地面传输方式2、视频传输:按对所接收数据是否立即送回地面接收站,又可分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②、遥感信息的处理:地面接收站收到的遥感信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感器的性能、地球曲率、大气的不均匀性等,使地物的几何特性与光谱特性可能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处理和校正,才能提供使用。3.什么是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的分布范围?P198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分布范围:1)可摄影窗口:波长范围为0.3~1.3um,通过这个窗口的电磁波信息皆属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可以用摄影的方法来获取和记录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全部可见光(0.38~0.76um)部分之外光(0.3~0.38um)部分近红外波段(0.76~1.3um)2)短波红外窗口:波长范围为1.5~2.4um仍属地面目标反射光谱但不能用胶片摄影,只可用扫描仪和光谱仪来测量记录。这个窗口的两端主要受大气中的水汽和CO2的吸收作用所控制。3)中红外窗口:2.4~6.0um电磁信息可以是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也可以是地面目标的发射光谱,只能用扫描仪和光谱仪。4)热红外窗口:8~14um地物本身的热辐射,有O3、H2O、CO2三种气体的共同影响,只致使透射率较低,约为60%~70%。主要用扫描仪和热辐射计5)微波窗口:8mm~1m,电磁波已不受大气干扰,透射率可达100%图像方式——扫描方式非图像方式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激光光谱仪激光高度计激光水深计激光测距仪3.4~4.2um透射率约90%4.3um处CO2有一个强吸收带4.6~5.0um透射率为50%~60%又分两个窗口4.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