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_第1页
1/11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_第2页
2/11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_第3页
3/11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区域人类生存发展过程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当地人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深层感受,显现着该地区历史发展的脉络,反映着该地区的特色和风貌。探讨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有效运用目的是使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实现双方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高校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承担一般的传道、解惑和授业职责。它传播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高扬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探索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有效运用,既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和检验地方文化发展的作用,又能发挥地方文化深入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思政课;有效融合;可行性路径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2782015)11-202-04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区域人类生存发展过程的活化石。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软实力,地方文化资源因其意识形态和商品的二重性,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方面的功能,以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优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硬支撑、硬资源,文化的软实力,正在演变和彰显为“硬功夫”。探索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有效融合,是促进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教育双向发展的有利举措。近年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广东科技学院探索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有效运用,探寻促进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高校德育教育“互利共赢”的新教学模式,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与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鲜活案例贯通与融合,在实践层面上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贯通与融合,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将马克思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走出课堂,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与具体的理论有效融合,相互贯通,在实践中做到广泛参与、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广东科技学院在思政课中的实践,深入探索如何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地方文化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因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资源形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当然,地方文化资源还包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