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处理采购合同中的违约如何处理采购合同中的违约课程描述:采购合同出现违约情况,对整个采购活动的顺利完成影响巨大。当采购合同出现质量违约时,该如何处理?当采购合同出现价格违约时,是否就非要索赔和上诉?当采购合同出现前置期违约时,最佳的处理方案是什么?本课程将结合实际案例,为您详细阐述处理采购合同中的违约的方法与技巧!解决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企业在处理采购合同中的违约时,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工作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采购合同中的违约,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质量违约;二是价格违约;三是前置期和数量违约;四是服务违约。在处理采购合同中的质量违约时,要处理好常规品违约和定制品违约情况。其中,对于常规质量违约,主要有这两种情况:一是产品不符合标准,这里的标准可以是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双方约定的公司标准。但不管哪种标准,合同中必须明确标出同时附带违约的处理方法及意见,比如退货、换货等,同时要规定在此期间延误定单损失的惩处额度。二是产品合格率低于合同规定下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要求供方补货或者以扣除质保金的方式解决。而对于订制品质量违约,则有这几种处理方式:其一,产品与图纸不符,假如产品彻底无法修改、使用,应要求退货并索赔损失;假如经过修改能够使用,那么修改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应由供方承担,或者以其他形式作为补偿,比如扣除质保金、供方换货、补货等。其二,所供产品与要求的参数不符,假如颜色不对、花色不对,必须要求供方换货并进行赔偿;若是尺寸不符,假如牵涉出材率问题,可以通过补货形式解决。其三,所供产品技术规格不符,如公差过大、用料纯度或者标号不对、或者生产工艺不正确,此种情况假如订单不允许改动或者公差无法修葺,必须要求对方退货,并支付赔偿金。其四,产品功能与性能规格不符,比如功能达不到要求、操作过于复杂不人性化,公司无法接受,此时必须终止合同,宣告采购失败。处理采购合同中的价格违约。首先要找到违约的原因,违约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合同中没有价格调整协议;二是有了价格调整协议,但价格变化超出了协议范围。其次,根据原因实行对应处理办法。在签署采购合同时,应附上价格调整协议,价格调整协议一定要规定合同生效的价格变化幅度最大限度,防止价格变化过大。假如合同执行过程中价格有变,我们应该在价格协议...